近日,西藏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10-01、02、04、05)整改措施完成情况的公示。
2023年5月15日-21日,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厅组织区发改委、生态环境厅,拉萨、昌都市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及中国水泥协会等部门的5位特邀专家,对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昌都市水泥项目批小建大,生态破坏问题突出”涉及的第十项整改工作进行了验收。根据资料审查、现场查验,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第九项(10-01、02、04、05)整改措施已落实,同意通过验收。
此前,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昌都市水泥项目批小建大,生态破坏问题突出。昌都市批小建大问题尤为突出,自治区有关部门批准昌都市4家水泥熟料项目产能合计255万吨/年,实际建成产能超过批复产能的41.2%,导致该市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由2019年97.4%下滑至2021年的63.4%。部分水泥企业还对生态造成严重破坏。昌都市西藏开投海通水泥有限公司采区和矿区道路两旁,废渣弃土大量顺坡倾倒,矿区形成大面积高陡边坡,且未落实矿区生态修复措施。昌都高争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石灰岩矿将开采的矿石从海拔约4600米的山顶直接滚落到海拔约4200米的工业广场,形成高差约400米的碎石陡坡,生产管理粗放,矿区山体自然生态破坏殆尽。
经核查,昌都地区共有4条水泥熟料生产线、批复产能255万吨,“十二五”期间建成投产1条(昌都高争一线)、批复产能60万吨;“十三五”期间,昌都规划布局了2条(昌都高争二线、八宿海螺)、批复产能135万吨,“十二五”续建1条(开投海通)、批复产能60万吨,以上4条水泥熟料生产线建设窑径均偏大1-2个规格,存在批小建大行为,导致昌都地区实际建成产能达360万吨(具体情况详见附件)。昌都高争、开投海通水泥矿山开采粗放、未落实矿区生态修复措,对生态造成严重破坏。
整改措施包括:
1.建立昌都市水泥行业问题整改包保机制,责成西藏开投海通水泥有限公司、昌都高争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八宿海螺水泥有限公司严格落实水泥熟料产能调控方案,并按照“一企一策”制定矿区生态修复专项整改方案。(立行立改)
2.昌都市建立水泥产能监管工作机制,制定完善水泥企业数据报送承诺制度,每月对水泥生产运行情况进行调度并逐级上报,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厅组织相关部门对高争建材二线项目进行现场查验核实,针对“批小建大”问题,责令企业制定整改方案,整改方案未批准前不得点火投产。(2022年12月31日)
3.依法查处企业违法违规行为,按规定及时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并督促企业依法、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环境信息;依法依规依纪追究有关部门和责任人责任。(2022年12月31日)
4.加强日常环境监管,加大水泥企业熟料产量、能耗限额、生态环境等方面执法检查力度,严防水泥企业超产能生产、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等现象。(长期坚持)
通过产能调控、强化日常监管,2022年,昌都市水泥熟料产量190.36万吨、产能平均释放率为97.62%(昌都高争二线尚未投产);完成了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严控水泥产能的整改目标。今年以来,持续强化产能调控,1-4月生产熟料50.29万吨、产能平均释放率为59.2%。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水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智慧水泥”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智慧水泥+本网链接”。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联系处理(关注公众号“智慧水泥”后台留言或zhihuishuin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