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制造成本下降10元/吨!这家水泥企业强化成本管控


近年来,西山华通水泥公司强化成本管控,抓住关键指标,依靠技术改进、质量把控、“抠门”管理和“大包干”考核等方法,努力实现降本增效。

水泥从原料到成品要经过破碎、预均化、生料制备、生料均化、预热分解、水泥熟料烧成、水泥粉磨、水泥包装等工艺流程,每道工序都大有潜力可挖。

公司结合生产实际,通过作业成本法,分析成本动因,针对每个工序的特点设计降成本方案,以“制造成本下降 10 元/吨”为目标,对主要生产部门采取“大包干”形式考核。

据介绍,公司根据磨机的特点,依靠技术改进制定了成本管控方案。详细计算熟料水泥的配比方案,采取了“粉磨系统掺加助磨剂”等措施,实现磨机台时产量提高约 5 吨, 吨电耗下降约 1 度。通过优化工艺,采取“掺加低成本物料矿渣”等措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台时产量约 9 吨,吨成本节约 3.6 元。

为了实现熟料消耗少还能生产出高品质的水泥产品,公司从熟料上下功夫。通过提高进厂物料质量,降低熟料掺加比例,压控成本。将原料进厂质量把控关口前移,加大现场取样,实施“装车前、进厂后”双验收化验,整体提高进厂原材料质量。同时,配合专人对各种原燃料中存在的夹带劣材进行查处。通过质量把控,熟料质量明显提高,42.5#水泥熟料掺加量下降2%,32.5#水泥粉煤灰掺加量提高到25%以上,吨成本下降约 10 元。

生产用电是主要消耗之一。公司合理调整生产用电负荷,通过控制全厂生产总负荷,将每月最大负荷控制在 18 兆瓦以下,节约基本电费支出约 30 万元;合理避峰,在每日下午 5 时到夜间 10 时的高峰期,要求水泥磨避峰生产;实施“削峰填谷”措施,积极参与电力调峰市场交易;杜绝“跑冒滴漏”,开展“压缩空气系统”专项检查,排查用气系统,对漏气点即查即改;进一步加强设备的日常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设施运行顺畅可靠,从每个环节避免无功消耗。

来源:山西焦煤西山煤电、西山新闻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为“智慧水泥”独家所有,任何媒体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智慧水泥+本网链接”。本网转载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联系处理(关注公众号“智慧水泥”后台留言)。业务咨询:18010494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