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海螺环保发布盈利预警。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公司预计收入约为人民币16亿元至17亿元(2023年度:约18.82亿元),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约人民币400万元至1000万元(2023年度:约2.64亿元)。

公告表示,下降的原因主要由于:
1、面对危废处置市场竞争加剧、水泥窑运转率持续下行等诸多不利因素,集团聚焦外部市场建设,持续奋实内部管理,优化生产组织,强化与水泥企业工厂的生产管理协同,固危废“进厂量”及“处置量”仍保持小幅增长,但是受制于固危废行业整体处置价格持续下行,毛利空间被压缩,集团综合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2、集团部分项目经营承压,产能利用率低,进而导致盈利能力下降。集团预计就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公司表示,将采取若干措施改善其经营表现,包括:
1、坚持“危废提价、固废拓量”策略。将进一步加强市场建设,积极推动稳价提价。强化大宗一般固废、污染土市场拓展,扩大大宗固废渠道。
2、致力于提升服务质量,统筹做好重点产废企业投标,提升大客户粘性。
3、持续强化与水泥企业工厂的生产管理,优化生产、采购等管理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进一步改善项目运行质效。
4、以双碳政策为导向,加快替代燃料项目布局,扩大替代燃料源头市场,提升替代燃料业务分部收入。
5、充分利用产业协同优势,聚焦新污染物治理、污泥除臭和破壁剂等领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