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海螺环保发布公告,宣布与中国建材签订框架协议,以续订水泥窑协同处置框架协议。

该协议自2025年1月1日起生效,持续至2027年12月31日,为期三年。根据协议,中国建材将向公司提供全面的水泥窑协同处置服务及相关支持服务。
公告中提到,2025年续订与中国建材的框架协议的年度上限分别为5000万元、5100万元和5300万元,且相关交易的最高适用百分比率超出1%但低于5%。此外,过去三年,中国建材提供的水泥窑协同处置服务费用分别为1.18亿元、8791万元和3215万元,显示出费用的逐年下降趋势。公司董事会认为,续订协议的条款公平合理,符合公司及股东的整体利益。
2月20日,中国建材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常张利在集团总部会见了海螺创业董事长郭景彬一行,双方就拓展合作领域,促进互利共赢进行了座谈交流。

常张利对郭景彬一行到访表示欢迎,对海螺创业长期以来给予中国建材集团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近年来集团在新能源相关材料制造、工程技术服务等领域发展迅速,自身储能应用场景丰富,发展潜力大。期待未来与海螺创业在以往高度互信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探索推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打造互惠互利的利益共同体。
郭景彬对常张利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回顾了双方合作历程,并介绍了海螺创业产业布局与发展情况。他表示,海螺创业大力发展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制造、锂电池回收以及储能业务,致力于打造提供新能源材料解决方案的“智造商”,以及国内循环经济头部企业。未来,希望进一步深化与中国建材集团的产业合作,拓展工业储能、能源管理及海外市场协同开发等新合作空间,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来源:海螺环保、中国建材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