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水泥行业需求下行以及能源成本上升的双重挑战,贵州水泥秉承“内外兼修抓眼前,转型升级谋长远”工作要求,深入践行“三精管理”,在“双碳”目标引领下,通过技术革新与管理提升,不断探索燃料替代新路径,全力推动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多元燃料替代实践:构建绿色能源新体系
贵州水泥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结合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系统性推进燃料替代工作。通过深入调研与技术论证,将工业废弃物、生物质燃料等作为煤炭的替代能源,构建多元化燃料结构,有效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借助省内煤矿、冶金等产业的集群优势及周边省份的物流网络,贵州水泥积极研发工业废弃物替代燃料技术方案。例如,废轮胎、废塑料、废纺等废弃物经破碎处理后,被投入分解炉,凭借其高热值特性有效替代了部分煤炭。2024年,贵州水泥累计协同处置工业固废588万吨,其中用于替代燃料超17万吨,燃料替代率接近8%,既缓解了环保压力,又拓宽了低成本燃料供应渠道。
成本革命赋能发展:替代燃料撬动效益跃升
燃料替代不仅是水泥行业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更是企业降本增效的关键路径。贵州水泥凭借精细化的成本测算与管理策略,替代燃料的成功使用降低了燃料成本,为企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贵州水泥按照“能建尽建”的原则,充分利用企业闲置设施设备,自主实施利旧改造,低成本建成替代燃料通道13条,通过生料配料、分解炉、头煤、尾煤等多途径投加,结合头尾煤分开粉磨技术,显著提升了尾煤中替代燃料的掺混比例。同时,精准实施头、尾煤分开煅烧,大幅节约煤炭使用成本。2024年,贵州水泥吨熟料燃料综合成本较2023年下降19%以上,剔除煤价影响年节约燃料成本8500万元。
绿色效能全面释放:替代燃料引领行业新风向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贵州水泥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将燃料替代作为推动绿色转型的核心引擎,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资源循环为抓手,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同共进的新路径。通过减少化石能源消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公司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为行业绿色转型树立标杆。2024年,贵州水泥通过燃料替代累计节约标煤6.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9万吨,吨水泥熟料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同比下降4.5%。截止目前,拥有省级绿色矿山10座,绿色工厂省级1家、国家级10家,“碳达峰试点企业”1家,天山材料“能效领跑者”3家。
贵州水泥以燃料替代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降本、增效、减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燃料多元化战略,探索氢能、光伏等清洁能源应用,推动生产工艺与绿色技术深度融合,书写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答卷,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硬核力量!
来源:贵州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