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政部和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通知》(财办建〔2025〕11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强消费型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向提振消费方面发力。
随着城镇化进程深化,我国城市发展正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当前,老旧小区设施滞后、地下管网老化、污水治理低效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
民生紧迫性:管网爆裂、内涝频发等问题威胁居民生活安全,亟待系统性改造。
经济驱动:城市更新既能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又能通过消费型设施(如文旅街区、智慧停车)拉动内需,预计带动万亿级市场投资。
绿色转型:推动污水“厂网一体”、垃圾分类等工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1、评选城市实施城市更新:
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工作的范围为大城市及以上城市,共评选不超过20个城市,主要向超大特大城市以及黄河、珠江等重点流域沿线大城市倾斜。 每省(区、市)可推荐1个城市参评。
2、中央财政资金补助标准:
中央财政按区域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给予定额补助。其中:
东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8亿元
中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0亿元
西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
直辖市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
资金根据工作推进情况分年拨付到位。
3、资金支持方向:
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城市更新的样板项目建设和机制建设2个方向:
(1)城市更新重点样板项目
一是城市供排水、燃气、供热等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和经济集约型综合管廊建设;
二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全覆盖样板区建设等;
三是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筑垃圾治理、综合杆箱、危旧桥梁、机械停车设施等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改造;
四是历史文化街区、老旧小区、口袋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等既有片区更新改造,注重文化、旅游、餐饮、休闲娱乐等一体打造,加强消费型基础设施建设。
(2)城市更新机制建设
一是项目储备和生成机制,二是资金安排和筹措机制,三是用地保障和审批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