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山股份召开业绩说明会并参加了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上市公司集体业绩说明会,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营情况,并回答投资者提问。
问:公司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积极践行“国际化”战略,目前海外业务覆盖哪些重点区域?在目标市场选择、资源协同上,有何策略?
答:面对国内水泥行业发展新态势,公司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国际化发展步伐,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号召。中材水泥作为公司海外投资运营平台,目前在赞比亚、尼日利亚、蒙古国共计拥有水泥产能200万吨、熟料产能155万吨、商混产能20万方、骨料产能200万吨、烧结砖产能6000万块。2024年公司国际化业务继续保持了盈利态势,在销量和利润上都有所提升。
近日,公司突尼斯项目完成了交割、股权变更手续,2025年我们将力推重点项目落地,持续拓展国际市场。在发展模式上,公司将总体以并购方式为主、绿地项目为辅的同时也将考虑通过租赁等轻资产模式落地部分项目。公司在2023年就引入中材国际作为中材水泥股东,可充分发挥其国际化发展经验优势、全球属地化运营优势、国际化人才优势、市场前沿信息优势,以及工程、改造、运维、备件、物流等综合服务优势,结合天山多年产业经营的管理优势、人才优势、机制优势等,保证海外发展的质量。
问:2024年第四季度以来国内水泥行业盈利能力出现显著修复,这一现象引发市场关于行业竞争模式转变的热烈讨论。请国内水泥行业是不是已经重新回到了理性竞争、追求盈利的过程中?公司对2025年水泥行业需求有何展望?
答:2024年前三季度行业经营情况大幅下滑,“降价抢量”不利于行业转型升级走向高质量发展,下半年以来全行业逐渐转变观念,贯彻落实“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的政治局会议精神,水泥价格逐渐修复,虽然头部企业的销量降幅有所扩大,但是行业和企业利润得到了改善。
在去年下半年需求大幅下行的基础上,由于存量项目滚动不足、新开工项目减少,公司预计2025上半年需求延续惯性下行。但随着国家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稳,以及资金情况预期好转,部分基建项目陆续启动,预计下半年需求降幅将逐渐收窄。
今年一季度水泥价格环比2024年末有所落,但3月份开始多地陆续开展复价,水泥价格在阶段性、区域性起伏中维持了整体稳定,全国水泥一季度价格水平同比略高于去年。当前,行业反对“内卷式”竞争的共识更强,错峰生产等机制和办法日趋成熟,行业生态建设的基础更加牢固。公司将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要求反对行业内卷,认真执行各地监管机构、行业协会错峰方案,为行业复苏注入信心,助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发展。
问:公司在降本控费方面都有哪些积极举措?
答:公司成本下降主要是重组后的整合优势及规模和协同效应的发挥,公司制定有详细的成本费用节约计划及指标提升行动方案,运用资源配置、集中采购、技术改造等有效举措,精细对标,深度帮扶,大力推广最佳实践,强化月度跟踪,最大可能降本。内部挖潜方面,未来还有一定降本空间,公司将通过持续深化全面降本行动方案以及技术创新等举措积极强基固本。
问:今年的行业情况怎么看,公司如何应对?
答:在去年下半年需求大幅下行的基础上,由于存量项目滚动不足、新开工项目减少,公司预计2025上半年需求延续惯性下行。但随着国家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稳,以及资金情况预期好转,部分基建项目陆续启动,预计下半年需求降幅将逐渐收窄。
当前,行业反对“内卷式”竞争的共识更强,错峰生产等机制和办法日趋成熟,行业生态建设的基础更加牢固。公司将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要求反对行业内卷,认真执行各地监管机构、行业协会错峰方案,为行业复苏注入信心,助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发展。
问:骨料业务产能扩张至多少亿吨?毛利率是否保持50%以上?
答: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骨料产能2.3亿吨,未来公司不会投资新增大型骨料矿山,同时公司将重点推进加快在建项目的建设,坚持“专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理念,充分发挥产业链优势,加大重点工程、市政工程、民用农村市场的拓展力度,努力稳固骨料业务销量和利润。
问:收购整合后的产能出清计划是否完成?吨水泥管理费用能否进一步下降至行业前五水平?
答:公司自重组以来,通过“三精管理”(经营精益、管理精细、组织精健),持续推动降耗提效,优化升级和低效产能退出,同步深耕内部挖潜强基固本。2024年公司水泥熟料、商混销售成本创近年来新低,成本控制能力远超整合前水平。公司通过股权转让、划转、新设等方式,将区域公司整合为直接由天山股份持股的法人主体,实现“总部—区域公司—子公司”三级管控模式,此举简化了决策流程,强化了区域资源统筹能力,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管理费用。内部挖潜方面,未来还有一定降本空间,公司将通过持续深化全面降本行动方案等举措积极强基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