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销采矿权!一水泥公司违规开采破坏生态问题整改完成


近日,福建省三明市政府发布三明市关于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永安金银湖水泥公司违规开采破坏生态”问题销号公示。

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永安金银湖水泥公司违规开采破坏生态”问题。有的地方和部门在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时,不同程度存在口头上重视、行动上轻视、工作上忽视的问题。

2017年6月中央通报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后,同年10月省政府要求各地对检查发现的与各类保护区重叠的矿业权,采取公告废止、扣减避让、整体注销等方式,逐个提出明确处置意见。

经排查发现,三明市永安金银湖水泥有限公司两个灰岩矿与桃源洞-鳞隐石林风景名胜区重叠22.64公顷,应按要求撤销相关采矿权。但三明市党委、政府和省住房城乡建设、自然资源等部门依法履行环境保护管理职责不到位,为企业保留采矿权找理由、开口子。此次督察发现,该矿区仍在实施开采活动,采矿形成两个直径200米左右的大矿坑,对桃源洞-鳞隐石林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造成较大影响。

整改完成情况:

(一)提升思想认识。深入学习《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等相关政策文件,坚持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强化干部职工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的重要性与严肃性,不断增强抓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二)抓实问题整改。该矿山于2020年6月依法注销采矿权,2020年7月完成矿山生态修复方案修编工作,并按方案完成治理,于2021年9月通过专家组验收,2021年12月通过市级第三方监督评估,2022年1月报省自然资源厅申请行业审查,2023年3月通过省级第三方监督评估,2023年5月省自然资源厅出具验收销号意见。目前,该矿山现场整改效果良好,已纳入桃源洞-鳞隐石林风景名胜区景区管委会统一管理。

(三)坚持举一反三。我市进一步核查与生态保护红线及自然保护地重叠的在册矿业权,对重叠矿业权建立台账,采取扣减避让等方式分类处置。同时,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实现信息互通、资源互享,避免类似问题发生。

(四)加强督查指导。自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反馈以来,市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林业局等相关部门先后多次赴矿山现场督促指导,确保问题不折不扣完成整改。

经核查,整改措施已落实,达到整改目标。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为“智慧水泥”独家所有,任何媒体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智慧水泥+本网链接”。本网转载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联系处理(关注公众号“智慧水泥”后台留言)。业务咨询:18010494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