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2022年工业节能监察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对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企业开展强制性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专项监察。
在2021年工作基础上,对钢铁、焦化、铁合金、水泥(有熟料生产线)、电解铝以及炼油、乙烯、对二甲苯、现代煤化工(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合成氨、电石、烧碱、纯碱、磷铵、黄磷、平板玻璃、建筑和卫生陶瓷、有色金属(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行业企业开展全面节能监察。
对2021年专项节能监察中发现的能耗超限额企业和其他违反节能法律法规的企业开展监察。对未按照要求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处理。
关于水泥行业能效要求,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要求,到2025年,水泥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的熟料产能比例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熟料产能基本清零,行业节能降碳效果显著,绿色低碳发展能力大幅增强。
截至2020年底,水泥行业能效优于标杆水平的产能约占5%,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产能约占24%。按照指南规定的“能效基准水平以下熟料产能基本清零”的目标,这就意味着如果现有低于基准水平产能仍未整改,从现在到2025年,还有三年时间,就要淘汰掉接近三分之一的落后产能!
能效改造时间节点出台后,时间紧任务重,全国多地也陆续对各自区域内水泥企业能效改造提出相应要求。
浙江:到2023年建材等行业重点领域达到能效基准水平产能比例达到100%,为有效推动2025年能效标杆水平产能比例达到50%打下坚实基础。
山东:对全省“两高”企业进行全面检查。全面检查每半年组织一次,分别于6月1日、12月1日组织开展,每次1个月时间。制定全省“两高”行业企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方案,逐个企业制定节能改造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推进步骤、改造期限、技术路线、工作节点、预期目标等。水泥行业改造期限截止到 2024 年年底。
福建:到2025年,全省水泥等重点行业和数据中心企业能效全部达到基准水平,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建立企业能效清单,制定节能降碳改造实施方案,组织企业实施改造升级,引导低效产能有序退出。
河北:率先在水泥熟料等领域开展节能降碳改造。到2023年底,各重点领域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实现应改尽改。2025年底,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产能全面退出,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2030年重点行业整体能效和碳排放强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甘肃:在规定时限内(一般不超过3年)将能效改造升级到基准水平以上,力争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对于不能按期改造完毕的项目进行淘汰。到2025年,水泥等重点行业和数据中心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
重庆:引导未达到基准水平的存量和在建项目对照标杆水平实施改造升级,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落后工艺、落后产品。到2025年重点领域能效全部达到基准水平,标杆水平产能比例超过30%。
广西:新建、扩建水泥等项目严格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严控水泥等高碳项目投资,加大对节能环保、新能源、低碳交通运输装备和组织方式、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到2025年,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到2030年,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水泥作为碳排放大户,是国家进行节能降碳的重要领域,水泥企业必须坚决执行国家明确的能效标准,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工艺技术改造。水泥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技改:
1、推广节能技术应用。推动采用低阻高效预热预分解系统、第四代篦冷机、模块化节能或多层复合窑衬、气凝胶、窑炉专家优化智能控制系统等技术,进一步提升烧成系统能源利用效率。推广大比例替代燃料技术,利用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和生物质燃料等替代煤炭,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量,提高水泥窑协同处置生产线比例。推广分级分别高效粉磨、立磨/辊压机高效料床终粉磨、立磨煤磨等制备系统改造,降低粉磨系统单位产品电耗。推广水泥碳化活性熟料开发及产业化应用技术,推动水泥厂高效节能风机/电机、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系统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管理水平。
2、加强清洁能源原燃料替代。建立替代原燃材料供应支撑体系,加大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支持鼓励水泥企业利用自有设施、场地实施余热余压利用、替代燃料、分布式发电等,努力提升企业能源“自给”能力,减少对化石能源及外部电力依赖。
3、合理降低单位水泥熟料用量。推动以高炉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固体废物为主要原料的超细粉替代普通混合材,提高水泥粉磨过程中固废资源替代熟料比重,降低水泥产品中熟料系数,减少水泥熟料消耗量,提升固废利用水平。合理推动高贝特水泥、石灰石煅烧黏土低碳水泥等产品的应用。
4、合理压减水泥工厂排放。推广先进过滤材料、低氮分级分区燃烧和成熟稳定高效的脱硫、脱硝、除尘技术及装备,推动水泥行业全流程、全环节超低排放。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水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智慧水泥”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智慧水泥+本网链接”。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联系处理(关注公众号“智慧水泥”后台留言或zhihuishuini@163.com)。